楚天都市报4月30日讯(记者邹浩 通讯员 叶宛铧 陈静怡)“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那些人相比,我只是做了一件非常微不足道的事。”4月27日, 张书媛完成疫苗接种试验后的14天居家观察,轻描淡写地说道。
22岁的张书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伢,目前就读于365be体育官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2019级的化学专业研究生。她居住的武汉市江汉区,在疫情暴发初期成为风暴中心。
盼来陈薇院士团队牵头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好消息后,4月13日,一直非常怕打针的张书媛,毅然撸起袖管接种疫苗,成为Ⅱ期临床试验的500名志愿者之一。
“身处疫情风暴中,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
“身处疫情风暴中,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张书媛回忆说,“过年前后那段时间,武汉真的特别艰难。”不断涌现的负面新闻,持续攀升的确诊、疑似和死亡人数,让张书媛每天心里都沉甸甸的,“很压抑,晚上总有些失眠。”
疫情暴发前,张书媛喜欢站在自家阳台上,看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疫情暴发后,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瞬间变得空空荡荡。“看着感觉特别心酸。”
偶然间,张书媛得知很久未联系的一位高中同学,年前不幸确诊新冠肺炎,无奈滞留广州治疗,张书媛只能安慰他积极配合治疗。因为疫情,张书媛对生活也有了新的理解,”原本被人们习惯的日常,原来是那么宝贵“。
此后,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等源源不断地抵达武汉,让张书媛终于看到了希望。4月8日,武汉解封。张书媛走出家门的第一感觉是“哇,街上终于又有人了!”
不过,战疫仍未结束,抓紧研制新冠病毒疫苗是重中之重。陈薇院士团队牵头研制疫苗的消息,让张书媛又一次失眠了。
“Ⅰ期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就想报名”
早在3月16日,由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张书媛当时在网上看到消息时,便打算报名参加,但无奈试验招募的志愿者人数比较少,加之第一时间没有搜索到预约申报系统,遗憾错过。
之后,张书媛一直密切关注疫苗志愿者招募动态。4月9日,疫苗试验招募Ⅱ期接种志愿者,为提高试验有效性,招募志愿者的人数规模扩大,对志愿者年龄、体质等适度放宽要求。在了解到招募信息后,张书媛没有片刻迟疑,第一时间填写了报名表。
收到电话邀请时,张书媛非常兴奋。“总算能为武汉出一份力了!”张书媛对于疫苗接种并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害怕报名的人数太多,我会被刷下来。”
起初,张书媛的家人对她接种疫苗并不完全赞同,“我向父母说明了疫苗Ⅱ期的接种风险相对较低,又表明了自己想要为武汉出一份力的愿望。”在她的劝说下,家人最终被说服。
“我从小其实就很怕打针”
4月13日,张书媛到疫苗接种指定地点后,首先进行了新冠病毒抗体和HIV抗体的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再进行身高、体重、体温等测量,随后医生询问相关病史,最后抽血。张书媛的各项检查显示合格,符合疫苗接种要求。
接种前,医生对张书媛详细说明了此次疫苗研制的相关情况,以及存在的风险、安全性等,并提醒张书媛,在接种疫苗前,随时可以选择退出试验。“打疫苗时我其实很紧张,就和医生聊天分散注意力。我从小就很怕打针,但想到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觉得打针也不算什么,也就没那么怕了。”
巧合的是,在疫苗接种现场,张书媛还遇到了84岁的熊正兴,这位武汉老人也是目前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中最年长的志愿者。
“我特别佩服这位84岁高龄还来当疫苗志愿者的爷爷,”张书媛说,“看到他之后,我就一点都不害怕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接种次日,张书媛体温为37.2℃,接种部位的肌肉也有些许酸痛感。“这属于正常的身体机理反应。”医生向她解释,“接种后,体温短期内可能会比平时升高0.5℃到0.8℃。”
此次临床试验无需集中隔离,志愿者自行在家里完成安全性观察即可。“医生每天会在微信群内询问志愿者的身体状况,志愿者出现不适,医生会立即问诊,并为我们答疑解惑。” 三天后,张书媛的身体即恢复正常。
据了解,志愿者每天需按要求填写《接种日记卡》,详细记录早、中、晚的体温,填写接种部位和全身的状况。在接种疫苗的第14天、第28天和第6个月还需各抽一次血,用于抗体检测。
接种时,张书媛自己并没有拍摄任何照片。接种后,她也没有在QQ空间、朋友圈透露任何消息。“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那些人相比,我只是做了一件非常微不足道的事。”
张书媛说,在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爱心菜,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正是因为有全国人民在武汉危难时的鼎力相助,武汉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解封、复工。作为一个武汉伢,我希望能有机会回馈社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说实话,我很遗憾没能为战疫做更多事。”
原文链接:http://www.ctdsb.net/html/2020/0430/hubei307059.html?mobid=Gn94w&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