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新书分享座谈会。该书由365be体育官网教授朱伟明、副教授黄斌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
《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一书,是朱伟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系列成果的第三部著作,此前,已完成的《汉剧史资料汇编》与《汉剧史论稿》,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并分别获得湖北省和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延续了之前以资料钩沉刷新汉剧史书写的学术理念,同时又将历史梳理与现实关注相结合,使文献史料与舞台实践相融合,在当代汉剧史书写方式上进行了新尝试。
汉剧是湖北最有特色的地方戏,对京剧及一些地方戏有过深远影响。但目前湖北省境内仅存两家汉剧专业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相关资料亟须抢救和保护。由于资料零散且不足,学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剧的发展、蜕变尚无系统关注与研究。为此,朱伟明及其研究团队,以十大行当这一汉剧最有特色的剧种特征为切入点,对武汉地区的多名老艺人作了采访。这些艺人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完成科班教育并登台演出,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汉剧演出骨干。如今虽淡出舞台,但他们的从艺经历是一部活生生的新中国汉剧史,亟须挖掘和整理。
《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的文字稿。全书共涉及16名艺人,包括一末、二净各1人,三生、四旦各2人,五丑1人,六外3人,七小2人,八贴、九夫、十杂各1人,兼习三生与六外的汉剧院团管理者1人,涵盖了“十大行”所有行当的艺人。全书语言平易朴实富有“汉味”,不仅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学术性,同时又极具形象性、趣味性;既可为戏曲研究者提供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剧艺术蜕变有价值的参考,也可供汉剧爱好者阅读,对武汉“戏曲大码头”建设及汉剧文化推广都有重要价值。
“十大行当既是汉剧特有的体制,也是汉剧艺术形态中最具本质特征的元素。《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了十大行当名家的从艺经历、心得,可以全面反映十大行当在新中国的历史蜕变,是一部新中国汉剧发展的原生态历史。”朱伟明说,本书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野下,以十大行体制为切入点,以个案研究为中心,运用口述实录的方法,着重考察汉剧表演的舞台特征,为深化、实化、细化汉剧研究史做出了新的尝试。
武汉大学教授、著名戏曲研究专家郑传寅认为,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汉剧至少影响了清中叶以来的戏曲发展进程,但相关研究却一直比较零散,“汉剧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的系列研究及《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的出版,提高了汉剧研究的学理性,而且不同于常见的戏曲文学研究,关注剧种与舞台研究,在研究路径上也有创新之处。
原文链接:http://epaper.ccdy.cn/html/2019-06/21/content_264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