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静和孩子们一起打理农场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王进良 通讯员向正鹏)不教奥数、不教英语,一个周末“种地培训班”却引来热捧,大人小孩齐上阵,跟着大学老师学种菜、学种花。这几天,湖北日报拍摄的一条名为《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种地》的短视频,经人民日报官微转发后,引起广大网友共鸣,很快就有了数百万的点击量,不少人都为这样的“种地培训班”叫好。
视频中的主人公庞静,是365be体育官网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她本科学的是植物营养,硕士和博士则攻读的是土壤学领域,如今教学科研集中在生态学方面,而打造让人和自然连接的“梦想农场”是她多年以来的梦想。但在繁华都市,要找到这样一块合适的空地,太难了。
机会终于来了。从去年起,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共同探索了“公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自然教育模式,并于今年3月创新推出了“梦想农场”自然教育试验班——这个200多平方米的小农场就在沙湖公园里,由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庞静担任实验班老师,教小学生“种地”,带动小学生深入了解自然。
征集“都市小农民”的号令甫一发出,立马有200多个家庭报名参与。考虑到效果及场地等因素,首批遴选了12个亲子家庭。“现在的孩子很多只知道东西是从超市来的,而对于它们的播种、生长、成熟过程,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缺失症,这种情况在国外也一样存在。”庞静说。
从3月开始,每周六上午9点到中午,庞静就会风雨无阻地来到沙湖公园。同样,那些小学生及家长每次都更早到达。整地、翻地、土壤改良、施肥、播种……大家干得不亦乐乎。大家在小农场里先后种植了几十种蔬菜和水果,从幼苗开始,浇水、施肥、观察,每个小朋友都做得十分认真。
每次课程两三个小时,但庞静准备的时间要长得多,她所带的几名研究生也主动加入团队担任志愿者。除了种植,他们还组织闯关游戏、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寓教于乐。“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接近自然,了解自然,但并不要求他们非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12名同学每人都有个自然名,老师庞静的自然名是“山林”。
昨天下午,“向日葵”杨红开的妈妈阮女士介绍,儿子在长港路小学上五年级,之前做事没耐心,而在“梦想农场”这大半年变化很大,每次去都要观察自己种的菜,有新发现就给老师讲。虽然每次去要坐公交、地铁加步行,有时天还很热,但从未说过不去,每次都很积极,国庆节期间还专门去浇水,“他是真喜欢那里。”
江岸区振兴路小学五年级梅子行的爸爸告诉记者,儿子种了五六颗花生,最后收获了两三百颗果实。“儿子手捧花生高兴坏了,还给同伴们一起分享。”给他感受最深的,是儿子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平时再不浪费食物了。
由于工作太忙,庞静尚不清楚自己在网上红了。“这条新闻引发这么多人关注,正是不少人自然缺失症的一个反映,如果有更多有能力的人也参与进来,我觉得做这事就更值得了。”庞静说,将来她希望这种课程能够推广到中小学和社区,让更多的孩子们能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原文链接: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1911/08/content_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