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为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7月5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省社科理论界座谈会在武汉举行,全省社科理论界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创造
赵凌云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新的伟大征程呼唤新的伟大创造,在推进新的伟大创造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功。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创造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局与布局,逐步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引领新的伟大创造。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创造了历史,新征程中,党将继续领导人民创造历史。必须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马敏 荆楚社科名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尽管近代历史上有这样那样的设想方案,有种种尝试和努力,但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阳光大道。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伟大的革命品格。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艰辛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历经千辛万苦,才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植根于人民之中,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够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获得无穷无尽的前进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把握世界大势,顺应世界潮流而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伟大建党精神为新的赶考提供不竭动力
赵斌 湖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之所在,为新时代共产党人树立了精神丰碑。继承好、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必将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和不竭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的性质、宗旨、价值、品格、原则等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总源头,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最本源的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各种具体的革命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呈现,是从某个方面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化和展开。
研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是党校应尽之责。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哲学社会科研研究机构,必须将研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主攻方向,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发展逻辑、实践逻辑、时代逻辑,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新时代赶考的奋进之力。要将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成果转化为党校教学内容、宣讲专题,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在荆楚大地展示其精神伟力和实践伟力。
凝聚“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磅礴伟力
何光耀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苦难中成长、从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就是靠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斗争精神。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回望历史,铭记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一开始就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基因中,历史地印刻上了“斗争”二字。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血脉、牢记初心、肩扛重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火重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映照现实,心怀忧患意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今天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全面推进。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升斗争能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风险挑战面前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开创未来,不负伟大梦想。新的征途上,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开创更加美好未来,要求我们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磅礴伟力。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加强党的理论武装,赓续党的精神血脉,以昂扬斗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力量特征
张忠家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纵向接续力。一百年来,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没有变,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精神谱系传承没有变,以强国目标和追求美好生活战略任务没有变。正是这些“没有变”,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纵向接续力。
人民情怀和爱国精神形成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横向凝聚力。百年来,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永远与广大人民同心同行、永远听取人民声音、尊重人民意志、凝聚人民力量。这一价值取向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决策、政策之中,体现在全程民主的实践之中,体现在改革、创新、发展之中。同时,党从领导中国革命起,就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将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统一在民主、爱国的旗帜下共同奋斗,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凝聚力。
严密组织体系和自我革命精神铸就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执行力。百年征程中,党始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不断严密组织体系,形成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优势,表现出了强大的组织执行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大强化了制度的系统性和执行力。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田子渝 365be体育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广泛传播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启蒙,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源头活水。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现代化有了指路明灯。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
罗永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它揭示了百年党史的不变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出大历史观叙事下党史范式的创新。这一创新话语之所以能够揭示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三个逻辑: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的关联性逻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性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旗帜指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的因果性逻辑。这三重逻辑有助于我们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和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有助于我们厘清历史脉络,感知时代脉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它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论断蕴含的思想主要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力量的思想,人民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的思想,江山就是人民的江山、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
它体现出视野宏阔的大历史观和深邃宽广的世界史观。关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论断,关于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等等,都不同侧面地体现出把高远的立意建立在对历史宏阔的、超越性的哲学反思上面,即是说将其上升到历史哲学的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自觉在整个世界发展大格局中思考中国的问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不负青春韶华
岳奎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历史伟业,深刻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就是因为在伟大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洞察历史大势、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科学的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充分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二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以人民看得见的初心使命,人民用得好的民主制度、人民信得过的党群关系、人民用得好的监督机制,以不怕流血、勇往直前的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和政党的特殊利益,这是由党的基因、初心使命决定的。
三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流血牺牲的奋斗史,一部不断发扬斗争精神,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最恢宏史诗的历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有着深沉的价值承诺,党不负人民、为人民奋斗牺牲;人民对党产生价值认同、行动支持。踏上新征程,只有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方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始终勇立潮头。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孙金祥 火箭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中,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历经艰辛探索得来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充分彰显了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和唯一正确性。历史证明,党只有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完全掌握军队,坚持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部队,才能使这支军队有牢不可破的政治灵魂,有坚定正确的行动纲领,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勋的根本保证。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人民军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成为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建立了不朽功勋,根本的是靠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把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建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的新征程。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全军必须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保证忠诚,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笃行忠诚,全面提升能打仗打胜仗强大能力支撑忠诚,在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新的征程中争取更大光荣。
原文链接:http://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826703&cId=0&tencentShare=1